茶史篇
第一節 茶的起源
一、神農嘗百草的傳說
二、“茶”的古名稱——荼、槚、茗、荈、設五種茶的稱謂中,以荼為最普遍,流傳最廣。"荼"讀“茶”音約始于南北朝時期。
直到陸羽著《茶經》之后,"茶"字才逐漸流傳開來。 從"荼"到"茶"的演變圖示如下:
三、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的國家。歷史文獻資料表明:我國古代野生大茶樹遍及南方諸省,特別是四川、云南、貴州,多有發現。我國野生大茶樹有4個集中分布區,一是滇南、滇西南,二是滇、桂、黔毗鄰區,三是滇、川、黔毗鄰區,四是粵、贛、湘毗鄰區,少數散見于福建、臺灣和海南省。主要集結在30°N線以南,其中尤以25°N線附近居多,并沿著北回歸線向兩側擴散,這與山茶屬植物的地理分布規律是一致的,它對研究山茶屬的演變途徑有著重要的價值。
在上述4個分布區中的野生大茶樹,以云南省的南部和西南部為最多;其次是四川省的南部和貴州省,這些地區的茶樹多屬高大喬木樹型,具有較典型的原始形態特征。
第二章茶葉的命名和分類
第一節 茶葉命名
茶葉命名是茶葉分類的重要程序之一。茶葉命名的依據,除以形狀、色香味和茶樹品種等不同外,還有以生產地區、采摘時期和技術措施以及銷路等等不同,而命名也不同。
茶名以形容形狀的為多,如瓜片、雀舌、毛尖、紫筍、珍眉等。
茶名形容色、香、味的也很多,如敬亭綠雪,形容其色澤;舒城小蘭花是指其香氣;江華苦茶是指其滋味。
各地的茶名冠以地名的也很普遍,如西湖龍井、武夷巖茶、安化松針、信陽毛尖、黃山毛峰等等。
以采摘時期不同而命名,古今亦有,如云南的春尖,安溪的秋香、冬片等。
以制茶技術不同而命名,如炒青、烘青、蒸青、窨花茶等。以茶樹品種不同而命名的,如烏龍、水仙、毛蟹等。